“两个女儿都在读研究生,儿子也考上了大学,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。”说起三个子女,袁圹喜的脸上充满了骄傲的神情。
徐埠一村民只读了五年书,却培养了三个“高材生”子女!
袁圹喜是都昌县徐埠镇象山村村民,他只上过五年学,妻子也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。“小的时候,老师说我读书是很有天分的。如果能坚持读下去,可能经历就会不同吧……”回想起儿时因家贫辍学,现年五十多岁的袁圹喜,心底里仍留有一些遗憾。
吃了没有文化的亏,袁圹喜夫妻俩从青壮年开始,就只能像祖辈们那样,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。受多了没有文化的苦,袁圹喜“穷则思变”,把改变贫穷命运的出路,主要放在了孩子们的教育上。他暗暗发誓:一定不能让孩子再受自己同样的苦。 袁圹喜夫妻俩生育了二个女儿一个儿子,大女儿袁霞、二女儿袁辉、儿子袁建文。为了供孩子们上学并贴补家用,袁圹喜夫妻俩起早贪黑,除了种地干农活,还经常打点零工,做一些粗重的体力活。长年累月的高强度体力劳动,压弯了袁圹喜的脊背,头上过早地出现缕缕银丝。有一年暑假,袁圹喜务工时持续多天靠近高温的柏油桶,脸和手臂都有一定程度的灼伤。女儿袁辉问:“爸爸,疼不疼?”袁圹喜微笑着回答:“没事,你们姐弟只要认真读书,我和妈妈吃再多的苦也值得。” 袁圹喜夫妻俩的勤劳,深深影响着孩子们,吃苦耐劳的品质从小就在姐弟三人心中扎根。在家干农活、做家务,孩子们都是一把好手,学习上就更加刻苦,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两个女儿相继考上一本大学。但是,三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,让本就贫穷的家庭陷入了困境。 “供!孩子们这么争气,砸锅卖铁也要供。”正当袁圹喜借遍亲友,仍感觉力不从心的时候,精准扶贫的春风吹入了这个家庭。袁圹喜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,教育扶贫、健康扶贫、产业扶贫等各项政策的帮扶,不仅缓解了姐弟三人学费的燃眉之急,而且增强了袁圹喜家庭的“造血”能力,解决了一家五口的后顾之忧。 袁圹喜以往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:“有这么好的政策帮助,孩子们的学费不愁了,以后更要好好干。”袁圹喜的干劲更足,孩子们的学习劲头也有增无减。除了上课,孩子们其余时间就窝在图书馆和自习室。懂事的袁霞、袁辉姐妹,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,在保证学习时间的前提下,经常在周末或节假日的时候做兼职。家教、图书馆管理员、辅导员助理、服务员等工作,姐妹俩都得心应手。“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”袁辉说,这是她的信念。 就这样,袁圹喜的两个女儿度过了充实的大学生活,学习上取得非常好的成绩。女儿袁辉曾先后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,毕业时获得山东省“优秀毕业生”荣誉称号。女儿袁霞也曾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和荣誉称号,还在专业类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。得益于平时的努力学习,姐妹俩都获得了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,袁霞保研留在扬州大学,袁辉由中国海洋大学保研至南京大学直博。 吃水不忘挖井人,脱贫致富感党恩。摆脱贫困后的袁圹喜家庭,心怀感恩之情。袁圹喜经常教育孩子,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报社会。袁辉、袁霞姐妹经常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,去敬老院关怀老人,到科技馆当义务讲解员……今年寒假期间,恰逢新冠肺炎疫情肆虐,姐妹俩主动加入到抗击疫情的队伍,每天奔走在乡道村巷,向乡亲们宣传普及抗疫科学知识。 幸福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。脱贫后的袁圹喜没有任何松懈,今年他计划再养三头猪,还打算到镇上多打些零工。袁圹喜觉得,虽然自己没读过几年书,只能做些简单的体力活,但孩子们学有所成,通过政策帮扶,填补了自己因贫辍学的遗憾。而女儿袁辉则说:“除了感恩政策的帮扶,父母不甘贫穷,勤劳刻苦的品质,让姐弟三人受益终生。” 来源:都昌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声明:本文转载自「大都昌」 |